工业企业上云的三个正确姿势

导语:笔者密集地调研几类典型的工业企业结合笔者长期在厂里的运营心得与多年的物联网平台运营经验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工业企业上云的三种应有姿势

近两年,工业企业正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路上,正在上云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越走越实。就像今天我们个人信息早已由“端”(手机),过“管”(4G/WIFI),上“云”(手机APP),工业企业各类信息(设备、产线、车间、工厂及运营管理)正通过“端+管+云”(即物联网)的模式上云,正发生着深刻的云上变革。


典型的场景是,企业老板能在手机或电脑上随时随地看到厂里机床开工详情,甚至能接到机床振动预警,远程控制机床。场景中的机床信息就要上云,远程控制机床也需要从云侧下指令。在手机或电脑上用的就是工业的APP在进行查看、操作;而工业APP则须运行在工业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平台上。这就是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典型应用,这也是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冰山一角。


近期,笔者密集地调研几类典型的工业企业,结合笔者长期在厂里的运营心得与多年的物联网平台运营经验,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工业企业上云的三种应有姿势。


洞悉企业上云价值


第一个姿势是洞悉,是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是深入探讨上云与否,为何上云与上云价值。


工业企业上云价值可在降本增效增收的基础上,归结为“三降三提一促”:


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首先,上云能在预测性维护、自动化维护上,给传统工业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企业上云,通过给设备配置传感器以了解设备实时状态,并借助云侧平台做出判断,预测设备可能出故障的时间,以开展及时部件更换、机油维护、备件管理等。而进一步,上云能促进企业自动化维护,即基于整体多维数据,预测、分析、决策何时自动下发运维决策,并实现自我修复,从而大幅度降低运行维护成本。


另外,通过关键零部件、产线状态上云,可准确判断保修与质量等涉及的索赔问题,以降低整体的保修、维修成本,同时进一步改进客户体验。


降低典型的七大类浪费


其次,工业企业通过上云,能直接或间接地降低生产过程的七大类典型浪费“TIMWOOD”:搬运、库存、动作、等待、过量生产、过度加工、次品。


在搬运、动作、等待浪费降低上,优化生产流程。


在库存、等待、过量生产浪费降低上,通过结合库存状态、供应链和生产系统数据多维分析,安排供应商实现精益配货,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零库存管理,大幅度提升库存周转率与准时交货率。


在次品浪费降低上,如,将车间表面加工件历史的不良品图像数据上云,在云平台进行标定图库,并通过机器学习,建立算法模型,形成缺陷等级分类;再在这个基础上快速对产线的表面加工产品实时监测,分类缺陷等级,并发送指令直接干预生产过程以减少次品率。


另外,上云还能帮助工业企业进一步降低综合能耗。通过各环节电耗数据上云,可快速掌握产线用能状态,掌握生产过程能源分配情况,进而实现能耗跟踪、分析,为节能减排提供更为科学的决策依据。


还有一点是助力避免用人不善导致的人为浪费。如某工业企业在多地有多个厂房,通过厂房产线、关键设备状态上云,结合加工能力数据,能实时监控产能与生产情况,非常显著地避免由于开私工、接私活带来的人为浪费与增加的风险。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通过包括噪声、扬尘、温湿度、震动、烟雾、辐射等生产环境监控,设备关键零部件的位移、温度、震动、电流、电压等状态监测,以及与各式各等级的报警装置联动,防患于未然,将安全事故风险降至最低。


另外,工业企业上云亦会进一步促进其自动化改造,进一步降低一线现场的人为安全事故。


提高生产效率与产线设备的利用效率


提升资产利用率。通过设备上云,基于设备、产线、环境状态,通过预防性、预测性维护,提高设备或产线开工率。同时,借助上云排产计划与设备状态数据与外部供需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工业企业还能提供生产线、加工设备、测量仪器对外的租赁服务,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能增收。


提升产品开发生产效率。通过云端能力,实现跨企业的生产计划排产,甚至是产品协同设计开发,大幅度提升产品设计、开发与生产效率,不断缩短产品上市时间与交付周期。


改善产线与生产现场。通过现场设备、产线、工序、工位、人员排班等信息上云,再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不断优化工序,促进自动化,实现作业标准化;调整作业负荷,平衡生产线。


提升品质与口碑


提升良品率。工业企业通过改造某工件、机床、产线,采集其各种状态信息上云,监测其异常与故障信息,创建对应的数字模型,通过历史或现场数据驱动数字模型,预测并快速发现质量缺陷的趋势,判断何时会出现质量问题,找出质量问题根源并予以解决。


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监控能力,缩短交付周期。工业企业通过零部件、产线与供应链上云,实现研发进度流程优化,产品及关键零部件溯源,产品工艺持续改进,从而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反馈全周期管理,持续优化产品品质。


促成个性化定制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与粘性。如家居、家具、家电制造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协同制造云平台,将广大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平台上大量的设计师及协同厂商的生产能力,制造出满足其定制需求的产品,从而提升用户口碑与粘性。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工业企业整合外部产业数据,内部销售历史数据、财务数据、MES、ERP、CRM上云,通过各类分析预测算法,总结历年产品需求变化模型,分析、预测产品需求,分析区域性需求变动,分析客户消费特征,从而精确把握客户需求,把握预测产销量,指导厂商的生产与库存管理,推动基于客户需求的营销策略。另外,通过上述上云的设备产线运行维护信息,还可准确分析区域性售后的设备维修与备件备品需求情况,从而调整售后设备备件库存,进而指导、优化采购。此外,通过汇总应商的关键零部件、产成品配送与客户信息,将进一步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强化供应链的控制,并通过实时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反馈不断优化改进。


提升企业决策管理水平。工业企业上云,能在时间维度,记录、分析、预测从规划、研发、生产、销售客服、人力资源账务管理等各个维度管理信息,助力管理者对企业状态的全面认知与判断。还能在空间维度上,进一步缓解地理位置对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限制,从而更好地实现随时随地开展经营分析决策。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如工业企业的高端机床等设备资产通过工业互联网,将其运营状态数据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对接,促进金融机构对作为抵押物的设备资产全面监控,明确其抵押物价值,同时还能借助抵押物运行状态,进一步了解该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帮助经营业绩预期较好的企业多融资、快融资。


催化新经营模式出现。如生产特种车辆、农用三轮车、电动车、货车等机车生产企业,亦可通过机车设备上云,将机车的健康、运行状态、车辆驾驶员的操作习惯数据提供保险公司,促进保险精准定价;或将机车,特别是货车的运行轨迹数据提供给交通管理部门、车队管理方或物流平台等,帮助其实现车辆运输能力资源的共享。而工业企业则可以将传统的商业模式,即从生产到销售或到运维,延长成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数据运营,从而可多获得一份数据资产,多获得一份数据运营收入。


促进核心竞争力形成


上述的“三降三提”,落脚于一处便是“一促”促进工业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上云有助于逐步提升工业企业的规划、设计研发、工艺、生产制造各生产环节能力水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客户满意度与粘性、市场竞争力、业绩,有助于全企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形成其核心竞争力。


举个新耀能源与瀚云HanClouds工业互联网平台共同打造的智慧电桩云的案例。基于瀚云HanClouds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云”端搭建充电设施运营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的方式实现充电桩、充电站云平台接入,实现支持多种充电、计费模式,支持以及不同厂家充电桩接入的桩联网采集,为各类桩企、公交公司、电站运营公司及私桩业主提供监控、结算、运维、托管等运营服务。智慧电桩云作为瀚云HanClouds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充电桩行业云,助力新能源机车行业在电桩运维、监控、托管,充电管理、服务结算上大幅度提升效率与竞争力。


暂不适合上云的工业企业


“三降三提一促”的工业企业上云价值看起来非常不错,但并非所有的工业企业都适合立马上云。以下几类工业企业,笔者建议先准备,时机成熟再上云:


一是思维较固化、封闭和战略上较短视的企业,或是过度担忧核心优化因上云或云化丧失的,自我感觉较好,不愿意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过多投入的;


二是还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工业企业。对这类企业而言,上云是锦上添花的事,很难做到雪中送炭,企业存活下去,确保产品有竞争力,得到市场与客户认可,这是第一步,形成自身基础竞争力是第一要务。


建议抓紧上云的工业企业


以下几类工业企业笔者建议可着手抓紧上云:


一是有危机意识的,想进一步转型或赋能云制造与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的;


二是有信息化、自动化基础的,有一定的资本积累的;


三是劳动密集型细分领域的,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及企业安全问题或隐患较大的;


四是在比较充分竞争的细分领域的,特别是2C市场主导的工业制造企业;


五是2G政府市场主导或是能在全球范围、整个细分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内工业制造企业。



来源 | 知乎

作者 | 毕生加油索


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着学习交流的目的进行转载,已标注原始作者和出处,如存在异议,请联系editor@xingongye.cn。如您对内容有疑问,请告之,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

  • 短信登录
  • 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