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上海卷烟厂正式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四级认证成为烟草行业首批达到该等级的规模化企业之一
日前,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端卷烟全链柔性智能工厂(上海)”项目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组织评审的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名单。此前,上海卷烟厂正式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四级认证,成为烟草行业首批达到该等级的规模化企业之一。


今年是上海卷烟厂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从手摇卷烟到全自动化生产再到智能制造,上海卷烟厂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用一流的产品和制造能力擦亮“上烟制造”这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上海卷烟厂强化顶层设计与机制建设,不断夯实数据、模型、算法等技术底座,探索出一条全面化数字感知、精细化数字管控、实时化智能决策、全员化数据应用的智能制造路径,以智能工厂建设助力数字化转型走深走实,在打造新标杆卷烟智能工厂道路上阔步前行。
紧跟数字浪潮强化顶层设计
上海烟草信息化起步较早。2004年,以产销集成系统正式应用为标志,上海烟草探索出了一条集团化管理的卷烟生产经营模式,有力支撑了上海卷烟厂实现从传统工厂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其后,上海烟草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并长期走在行业前列。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卷烟厂深刻认识到,建设智能工厂不仅是响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智能制造的关键,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努力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为落实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求,上海卷烟厂遵循烟草行业卷烟智能工厂建设导则,按照上海烟草集团数字化转型规划,精心制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工厂建设行动方案,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2021年,瞄准“适用、管用、真用”目标,上海卷烟厂“1+1+7+8+N”智造工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炉。该计划依托一网联通、一库汇聚,力图实现7个专业条线纵向协同、8个生产车间部门横向互通,打造N个“智能+”应用场景,以点带面推动数字化转型,助力工厂“提档加速”驶入智能制造“快车道”。
2024年,转型进程持续加速。上海卷烟厂制定新一轮“14224”数字化转型建设蓝图,即基于4个数字化基础底座,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在智能制造和数字运营2个领域,打造智能柔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融合高效的管理赋能能力,实现4个核心目标,全力支撑以“新质、新创、新才、新蕴、新境”为核心的卷烟制造标杆工厂建设。
与此同时,上海卷烟厂对标行业内外智能制造示范标杆,引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先后通过三级与四级评估,实现智能制造能力跨越式提升。

多年砥砺深耕,数字化创新应用、智能装备、算法模型成果丰硕。截至目前,40多个“智能+”场景在上海卷烟厂落地见效,持续推动智能场景向智能车间延伸、智能车间向智能工厂延伸。2023年,上海卷烟厂3个“智能+”应用场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2024年,获评上海市先进级智能工厂;2025年,获评行业第一批先进级智能工厂。上海卷烟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工厂建设渐入佳境。
深化场景应用人工智能赋能
以往,件烟外观缺陷分类主要靠人工判图。该方法有两大痛点,一是图像数据利用率低,二是缺陷反馈时滞较长。如何让件烟检测更加精准高效?
在上海卷烟厂,件烟外观缺陷分析系统的上线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据该厂生产二科工作人员介绍,新系统运用视觉识别算法,通过海量缺陷图像数据清洗、标注与增强,构建高质量训练样本集,实现箱包缺陷自动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
这是上海卷烟厂深度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上海卷烟厂逐步加速场景与技术的动态适配,让智能制造无处不在。
在制丝工艺环节,通过综合运用智能算法及加水比例、蒸汽流量优化模型,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工艺管控闭环;在过程控制环节,借助机器学习与因果推断算法构建的大模型,实现对烟丝出口含水率的智能控制;在安全管理环节,安全一体化管控平台运用多种模型算法,对危险作业行为的视频数据进行在线识别与预警,并通过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上海卷烟厂还注重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交叉融合,带动整个生产线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走进上海卷烟厂卷包车间,只见自动上料机器人正沿着预设路线穿梭,将商标纸等物料“喂送”至相应机台。“从辅料库AGV叫料配送到机器人上料,我们打通了生产全程自动化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卷烟厂卷包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自豪地说。
无独有偶。在物流车间,上海卷烟厂探索使用自动装车AGV,同样打通了无人化成品出库的“最后一公里”,成为行业首家实现成品件烟全链路自动装运和全过程数字管控的工业企业。
视觉识别自动除杂机器人有效提升原料纯净度管控水平,香糖料自动加料机器人大幅降低劳动强度,自动巡检机器人有效解决了人工巡检时段覆盖不全、异常发现不及时的难题……如今,上海卷烟厂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边界,有力有序推动智能装备应用,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培育人才梯队加速数字转型
日前,上海卷烟厂“烟厂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成立。首堂公开课“DeepSeek大模型核心技术解析与应用实践”吸引了来自全厂各车间和职能部门的40多人报名参加。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工厂建设离不开数字化人才队伍作保障。近年来,上海卷烟厂创新构建人才育选用机制,将数字化人才的培育与锻炼相结合,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智能制造研究院是“烟厂大学”培训培育体系框架下的特色学院之一。上海卷烟厂以此为依托,建立了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和课题实践平台,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全力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基站。不久前,智能制造研究院选拔了一批具备发展潜力的员工,经综合评估,完成首期学员招录,为后续培养奠定了扎实基础。
“具体来说,培养可划分为基础能力培训和业务实战两个阶段,前者注重将学员的爱好转化为专业特长,后者聚焦培养应用实践能力。”上海卷烟厂信息技术科有关负责人说,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学员们通过自学、参加内部培训及外部进修,结合项目实践,迅速提升了数字化应用能力。
此外,上海卷烟厂还建立了赛道化的创新项目管理机制,汇聚各方力量,通过跨条线的赛道制项目实践,打造一支具备技术统筹、业务融合、资源协调能力的数字化综合管理队伍,加速培养数字化综合管理人才与数字化技术领军人才,为工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智力保障。
从规划引领到数据驱动,从场景应用到人才培养,上海卷烟厂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深化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卷烟制造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未有穷期。面向未来,上海卷烟厂表示,将全面启动“十五五”上海卷烟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围绕提质增效、提速赋能、智能协同的核心升级理念,锚定标杆卷烟工厂的目标,向高成熟度的领航级智能工厂迈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