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诺集团:以 “四化” 战略驱动实体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跨越

导语: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中成立于 1994 年的力诺集团正以 产业报国追求卓越 的初心书写着中国实体企业的升级答卷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浪潮中,成立于 1994 年的力诺集团正以 “产业报国,追求卓越” 的初心,书写着中国实体企业的升级答卷。从济南起步,这家以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为核心的制造业巨头,通过 “资产证券化、制造数智化、产业全球化、价值最大化” 的 “四化” 战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生态,成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转型的标杆。

一、产业根基:三大赛道构筑实体竞争力


力诺集团的发展版图始终锚定实体产业,在三十余年的深耕中,形成了协同互补的三大核心产业集群,为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健康产业:以宏济堂制药、科源制药、力诺制药为核心,传承百年医药底蕴,融合现代制药技术。其中,宏济堂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医药企业,不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医药行业最高奖),更在阿胶、中药饮片等领域推动数智化改造,让传统中医药焕发新生。


新能源产业:力诺瑞特、力诺阳光、力诺电力组成的新能源矩阵,聚焦太阳能热利用、空气能热泵等绿色能源领域。力诺瑞特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凭借技术创新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太阳能行业最高奖),其产品已服务全球 100 多个国家的清洁能源需求。


新材料产业:力诺特玻(力诺药包)、武汉双虎等企业深耕高端材料领域,其中力诺特玻的中硼硅药用玻璃打破国外垄断,成为医药包装领域的 “隐形冠军”,武汉双虎则在涂料新材料领域占据技术高地。


三大产业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 “制造数智化” 战略形成协同效应 —— 大健康产业的精密制造经验反哺新能源装备的质量管控,新材料产业的技术突破为大健康产品提供核心原料支撑,这种 “产业联动” 模式成为力诺抵御风险、持续增长的关键。


二、数智革命:从 “智能工厂” 到 “生态重构”


力诺集团的 “制造数智化” 绝非简单的设备升级,而是一场覆盖生产流程、数据资产、人才结构的全维度变革。截至 2025 年,集团已建成或在建 12 个智能工厂项目,其中 4 家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正向着四级认证冲刺,其转型路径具有鲜明的行业示范意义。


(1)标杆工厂:定义行业智能新标准


力诺药包:医药包装的 “灯塔之路”


力诺药包(301188)的中硼硅药用玻璃精益数字孪生智能工厂,是数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通过与西门子、德国海叶等国际巨头合作,工厂实现了 “四个全”:全流程自动化(9 个机器人工位 + AGV 智能物流)、全数据可视化(数字孪生映射生产全流程)、全质量可控化(AI 视觉检测 0.01mm 级缺陷)、全链路绿色化(能耗降低 20%)。


其核心在于 “数据驱动决策”——APS 系统优化订单排产效率提升 50%,MES 系统实时监控生产参数,AI 算法自学习质量检测标准,让良品率稳定在 99.9% 以上。按照规划,该工厂将在 2026 年建成医药包装行业首家 “灯塔工厂”,成为全球药用玻璃智能制造的标杆。


力诺瑞特:太阳能制造的 “黑灯革命”


2025 年 5 月投产的世界首座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黑灯工厂,以 “100% 自动化率、30 秒 / 台节拍” 重新定义行业效率。工厂通过 5G 全链接,集成 9 个机器人工作站、6 个无人专机、32 个数据采集点,实现 “全流程无人化”;依托 SCADA 和 MOM 系统,可一键完成多品种柔性换产,满足小批量定制需求;更创新引入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每一项数据均可追溯,配合 AI 视觉检测,良品率高达 99.95%。


这座工厂的投产,标志着太阳能制造进入 “黑灯时代”,其 “全域数据互联” 模式(打通 SCADA、WMS、SAP 系统)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方案。


(2)数据资产:构建企业 “数字神经系统”


力诺集团的数智化转型,本质是 “数据资产化” 的过程。集团从客户需求出发,梳理生产全流程价值流,打通 “战略 - 研发 - 生产 - 销售 - 服务” 端到端业务链条,形成覆盖物料流、作业流、质量流、数据流的 “四流合一” 体系。


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应用,数据从 “生产副产品” 转变为核心资产:在研发端,大数据模型加速新药配方优化;在生产端,AI 算法动态调整设备参数;在销售端,数据预测市场需求并优化库存。这种 “数据驱动” 模式,让决策效率提升 30% 以上,运营成本降低 15%。


(3)人才迭代:打造 “智领型” 产业队伍


转型的核心是 “人” 的转型。力诺集团构建了 “领军人才 - 推进人才 - 执行人才 - 应用人才” 的梯队体系,推动基层员工从 “蓝领操作工” 向 “智领技术工、技师、工程师” 转变。通过内部培训、校企合作、引进外部专家等方式,集团已培养出数千名掌握 AI、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专业人才,为智能化转型提供了人力支撑。


三、全球化与证券化:为转型注入 “双轮动力”


力诺集团的 “四化” 战略是有机整体,“制造数智化” 的推进,离不开 “资产证券化” 的资本支撑和 “产业全球化” 的市场牵引。


资产证券化:打开资本通道


集团目前已有力诺特玻(301188)、科源制药(301281)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武汉有机在港股上市,另有 1 家公司处于上市辅导阶段。资本平台的搭建,为智能工厂建设、研发投入提供了资金保障 —— 仅力诺药包三期项目就投资 20 亿元,力诺瑞特黑灯工厂更是整合了全球技术资源,这些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助力。


产业全球化:构建开放生态


集团与美的、飞利浦、LG、可口可乐等 30 余家世界 500 强企业建立合作,产品销往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化布局不仅带来市场增量,更推动技术协同 —— 如力诺药包与西门子的合作,力诺瑞特吸收全球智能制造经验,形成 “引进 - 消化 - 创新” 的良性循环。


四、创新底色与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的 “力诺基因”


力诺集团的转型,始终以 “创新” 和 “责任” 为底色。截至目前,集团拥有 3 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12 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1 个科技创新平台(其中国家级 3 个),承担国家 “火炬” 计划和 863 重点项目 20 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60 多项,获授权专利 700 余项(发明专利 160 余项)。这些创新成果,为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技术底气。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集团积极参与抗疫、救灾、助学等公益活动,荣获国家及省部级荣誉近 200 项。其智能工厂的 “绿色化” 实践(如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建设),更响应了 “双碳” 战略,实现了 “发展与环保” 的双赢。


结语:从 “制造强企” 到 “智造生态”


从 1994 年到 2025 年,力诺集团用 31 年的时间,完成了从 “传统制造” 到 “智能制造” 的跨越。其 “四化” 战略的落地,不仅让自身跻身 “中国制造业 500 强”,更以两座标杆智能工厂(灯塔工厂、黑灯工厂)、一套数据资产体系、一支智领人才队伍,为中国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


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工厂的建成和 “灯塔工厂” 目标的实现,力诺集团将继续以 “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为宗旨,在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书写 “中国智造” 的新篇章,为全球制造业升级贡献 “力诺方案”。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

  • 短信登录
  • 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