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隐形冠军对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启示

导语:阐述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德国隐形冠军对发展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启示以此推动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高质量发展

1 引言


1986 年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提出隐形冠军概 念,其认为隐形冠军企业需要满足以下 3 个条件:一是某个领 域处于世界前三强的公司或者某一大陆上名列第一的公司; 二是营业额低于 50 亿欧元;三是并不众所周知。其认为全球 化商业的成功并不取决于大型企业,而是取决于像隐形冠军 这样的中等规模世界级企业,隐形冠军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隐形冠军既是对卓越企业的生动定义,更体现理 念和追求,也代表着全球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力培育隐形冠军,推进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发展是振兴实体经济、强链补链、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举措。德国是世界隐形冠军最多的国家,是工业制造强国。实践证明在我国大力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背景下,积极借鉴德国隐形冠军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中小企业走“专 精特新”之路、助力产业链条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成效


专精特新是国家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 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而实施的重大 工程。2022 年 6 月工信部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 理暂行办法》,将优质中小企业认定分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 个梯度,其中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最高,围绕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链配套、主导产品共 6 个方面,分别提出定量和定性指标,“小巨人”企业是优质中小企业的排头兵,被认定企业需 满足全部指标要求。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适应经济新常 态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 我国已经培育认证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 9 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第四批认定 4 357 家。 目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方向正在由制造 业向高技术服务业转移,特别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发展态势如日方升。 从我国公示的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相关信息看,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分布于制造业,占公示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超六成。但是,制造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第一批占比近 70%下降至第四批占比不到 60%。相比之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目前占比较少仅 为 23%和 4%,但分批次看则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2.2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对比德国隐形冠军发展战略,我国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经营发展还面临诸多困境问题:


一是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近些年虽然我国加大了对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倾 斜,但是由于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而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由于缺乏可抵押物,再加上研发成果转化周期比较长, 导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持续创新能力不 强。


二是同行业竞争激烈,恶性竞争较为突出。虽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在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目前我国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将目标聚焦在区域市场环境下,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这样容易导致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恶性竞争。例如,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朝着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发展,但是他们在转型发展中却并未聚焦专业优 势,而且采取同质化的产业经营模式。


三是人才资源匮乏,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短缺是制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尤其是缺乏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工匠型 人才的短缺制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创新能力,难以支撑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另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缺 乏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忽视员工差异化的需求,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金短缺。目前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资本积 累、民间借贷等渠道,企业普遍反映贷款门槛高、贷款难,主要体现在贷款抵押资产打折低,导致企业贷款额度受限,贷款审 批手续烦琐、贷款周期长,贷款成本较高。融资渠道不广、资金 短缺已成为制约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 


3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隐形冠军就是营收规模不大,应收增长率不高,但是它 在某个细分的领域是领头羊,市场占有率很高,而且拥有独 特的工业工艺工程能力的中小企业。工业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根据调查德国工业产值占据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 40%。德国工业之所以领先 于全球水平其主要根源在于德国隐形冠军比较多,德国约70%的出口是由中小企业贡献的,其远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出口比例。


2018 年 10 月,“隐形冠军之父”赫尔 曼·西蒙通过对全球 2 734 家隐形冠军公司的数据调查(见图 1),德国拥有 1 307 家隐形冠军,美国有 366 家,日本有220 家,中国仅有 92 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数量是中国的14 倍多。由此可见德国隐形冠军的数量占全球总量的一半左右。 图 1 全球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分布图 通过对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管理模式的调查不难发 现,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比较多,其主要存在以下发展战略共性特征:


①聚焦市场,实施全球化战略。全球化是隐形 冠军企业最重要的增长动力。德国拥有 8 300 万人口,土地面 积 35 万平方千米,在进出口方面,仅次于美国和中国,排在 第三位。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并非集中在大都市,而是散落于 城郊乡镇,虽然地处偏僻,但它们的定位和目标都是成为全球市场领导者。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专注于一个或者少数领域,在国际市场中隐形冠军企业的产品甚至没有替代品,这 是它们成为世界市场领导者的基础。


②密切客户关系,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德国工业社会的桂冠产品是交通设备,如轮 船、汽车、飞机。由于工业产品精密度较高,德国工业形成了 专业分工生产模式,然后再由成品集成商进行集成制造。基 于德国精密复杂制造分工特征,德国隐形冠军企业需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集中资源服务于客户关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努力做到精益求精。


③聚焦人才培养,工匠型人才数量较 多。德国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尤其是双通道职业教育为德国 隐形冠军企业提供了工匠型人才。德国对人才尤其是工程师 的培养力度比较高,尊重员工的创新精神,能够结合员工的实际需求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④具有持续的创新力,注重 科技研发投入。创新是隐形冠军企业发展的基础,德国隐形 冠军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资金是一般企业的 2 倍,尤其是德 国隐形冠军企业员工的专利数量比较多。例如,西门子是全 球所有大公司中人均拥有专利数最高的公司,大约每百位员 工拥有 10 项专利。而德国顶级的隐形冠军企业每百位员工 拥有大概 30~35 项专利。⑤聚焦专注、工匠精神。德国隐形冠 军企业往往只专注于利基市场,所谓利基市场就是超级小众的市场。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不被外界所熟悉,其充分表明德 国隐形冠军企业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发展,专注于对细分 市场的把控,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


4 德国隐形冠军对发展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启示


虽然近些年我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为了促进中小 企业发展,我国制定了诸多促进中小企业的政策依据,例如, 专精特新“小巨人”培育体系、隐形冠军企业认定标准等政策制度的实施为加快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扩大我 国隐形冠军企业数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相比德国,我国 目前隐形冠军企业数量还比较少,中小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还 不高,国际化业务也处于初期阶段。因此为了推动我国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国要积极借鉴德国隐形冠 军企业的成功经验。


4.1 坚定“专注”战略,打造中国品牌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当前我国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虽然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化的生产能力,但是相比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在专业化、品牌化建设上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借鉴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专注”战略经验,提升企业的市场品牌价值:


首先,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提升优势产业市场价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聚焦优势产业,加 强产业链管理,围绕区域高新产业发展要求,攻克核心技术领域,提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其 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聚焦主营业务,打造单项冠军。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无论是在利基市场还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中都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其中产品质量是保持隐形冠军企 业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借鉴 德国经验,聚焦主营业务,专注一个产品、执着一种市场,充 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单项冠军企业。最后,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要加大品牌建设,发挥品牌效应。虽然德国隐形冠军 知名度不高,但是其产品质量在细分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是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比较低。因此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注重 产品口碑,以过硬的生产技术赢得市场的认可,占据行业领 先地位。


4.2 坚持人才战略,提升员工创新能力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来自人才,隐形 冠军企业非常重视人才,尤其是构建了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才是专精特新“小巨 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软实力。 在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背景下,我国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要坚持人才战略,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首先,专精 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加强人才培养,重视人才储备。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要扩大发展需要强大的工程人才和技术人才,只有具备技术突出的创新人才队伍才能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才能促进“小巨人”企业持续发展。因此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鼓励企业员工深入科研机构深造学习,掌握最前沿的专业技能。其次,专精特新“小 巨人”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员工专利数量比较多,其根源就是企业构建了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 间。因此我国专精特新企业要围绕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提 升员工投入科研动力的视角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员工获得专利发明,推进专利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4.3 聚焦客户核心价值,优化企业组织架构


隐形冠军企业之所以能够超越对手,主要方法就是集中资源,确保公司在客户最关注的核心价值领域做得比对手 强。因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理念,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把客户最注重的产品质量、服务程 度、员工素质、技术领先性和创新能力等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规范的行为准则,以高效、全方位地满足客户 需求。同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加强对客户服务的深 度,让懂技术的人与客户进行密切、频繁的接触和交流,把 客户关系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进 军新市场,解决生产及研发问题,强化自身的产品知识,维 护企业的市场优势地位。另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聚 焦客户核心价值,不断优化组织架构体系,将满足客户需求 与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结合起来,提升服务客户的能力,适 应多元化市场的挑战。


4.4 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增 加创新投入来提高企业创新能级:一是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 强科技创新能力,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例如,“小巨 人”要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持续改进流程工艺和开发优质产品,以此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二是注重知识产权 保护,提升科研转化效率。专新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 比较高,为了保护“小巨人”企业研发积极性,我国要注重知 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企业的各项知识产权的申报应提供更 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对于获得专利认证“小巨人”企业 要给予财税支撑。


5 结语


总之,大力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助力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要向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学习,专注集中深入细分市场,以客户和技术为导向,不断创新、深化、增加价值,以满足目标群体的各种 需求,用优秀的组织架构、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不可替代的 产品服务等竞争优势扩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 走上“专、特、精”的隐形冠军之路。



作者: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李贝贝,田甜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

  • 短信登录
  • 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