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纺织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问题与对策

导语:为解决中小纺织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粗放亟须提升的问题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进行智能化改造实施精细精益化管理使用纺织云平台的解决方案探讨纺织云平台的特点和作用

国内中小型纺织企业众多,约占总体的70%,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 纺织工业持续转型升级,其中的优势企业已进入了  “以高品质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纺织品、高端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科技产业,以服装品牌、家纺品牌为代表的时尚产业,贯穿全产业链加工的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新阶段。“科技、时尚、绿色”正在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新标签、产业的新定位;但是,中小型纺织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力量薄弱,已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亟须提升换挡。


1 中小纺织企业的共性问题


1.1  制造过程浪费多


中小型纺织企业在现场作业、在制品、仓储库存、不良品以及管理方面存在很多浪费问题,尚具有巨大的改善空间;采购周期和采购提前期长,物料库存风险大。


1.2  生产计划不稳定


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生产计划变动多,订单取消、生产中插单、调产问题普遍,信息传递效率低;难以 做到全部按订单生产,大多数为备库式生产或非计划性换产,以致产能损失严重;生产计划粗放,节拍 与平衡性弱。


1.3  工艺技术管理水平低


原棉检验不规范,有的企业甚至无检测人员,仅凭供应商提供的数据作为评判依据导致数据可信度低,也有企业仅凭手工检测或只进行简单的长度、强力指标检测,对原料质量指标缺乏足够的掌握;欠缺对配棉工艺与产成品特性之间强关联关系、配棉工艺与工序设备工艺线性关系的掌握,从而无法快速确定最优化的产品工艺路线;缺乏从原棉入库→ 生产加工→成品出库的单包、单筒、单锭、单管的生命周期品质追溯管理;此外,还存在经验管理、盲目跟风和崇尚“权威”和“专家”;以及生搬硬套他人的工艺技术而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


1.4  设备管理保全工作薄弱


现场设备缺乏管控,对重大设备异常状况分析不清,人员技能提升缓慢而处于“救火”的状态,未能做到事前保全。


1.5  信息化使用程度低


中小型纺织企业信息主要依赖于人工记录和纸质传递,异常响应速度慢且数据易失真、难以追溯; 企业对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且缺少适用于纺织工业的软件。


2 问题解析


2.1  人员不稳定


2.1.1  由于人员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渠道的增多,以及个人家庭因素等影响,对企业“从一而终”的员工越来越少。


2.1.2  由于工价的不均衡性,导致员工挑工序做业,易造成管理人员徇私舞弊、员工流动频繁,有的企业员工每年的流失率甚至大于30%,以致员工素质较低、有的连应知应会也无法做到,工作标准难落实、质量差异大,质量预防意识缺乏,导致质量事故时常发生。


2.1.3  由于中小型纺织企业待遇偏低,在研究、创新方面很难有大投入,难以引进先进设备和留住高端的纺织技术或管理人才,而技术和经验不足的员工难以适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


2.2  培训不到位,缺乏管理经验


2.2.1  中小型纺织企业的员工基本是当地居民,存在临时打工思想;或因企业无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员工对企业随意制定的制度不认可,以致企业文化建设难以开展,员工普遍难管理。


2.2.2  管理人员年轻化、流动大,工厂管理无经验沉淀、未能固化管理模式,员工精益意识缺乏。


2.2.3  由于企业财力和精力有限,对各级人员的培训不到位。


2.2.4  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同行、调研客户、考察市场的机会少,难以及时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2.3  缺乏标准化、精细化和精益化管理制度


2.3.1  对生产过程异常状态的管控薄弱,未能坚持、规范工艺、设备、操作三大基础管理工作,无法形成稳定、良性的提升。


2.3.2  岗位职责制度、工作考核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员工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推、等、靠问题,员工 之间计较工作量,影响团队团结。


2.3.3  管理制度、岗位作业标准不完善、体系制度不健全,工作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方面问题多,走动式管理落实不到位。


3 解决办法


3.1  智能化改造


中小型纺织企业须根据企业实际不断进行智能化改造,应尽量引进最先进的设备,做到机器换人以尽可能地减少用工,且设备一旦出现大故障,也可交付给设备厂家解决。如引进自动络筒机可实现自动接头、换管,工人无须接受复杂培训、仅进行简单操作即可;改造细纱机动态系统,可降低90%的细纱断头、减少50% 的用工,细纱机锭速可提高10% ~ 15%,极大地简化了设备传动,大幅降低了保全工的劳动强度。


3.2  精细精益化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从小事入手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事事有检查、时时有计划、事事有总结,杜绝管理上的漏洞、消除管理上的盲点,提高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是基于精益化管理之上、细化强调细节和过程,而精益化管理主要强调的是效率、效益和结果,精益化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它以业务流程细化、为客户的价值努力、最终达到零浪费为标准,从而完成精益改善。


公司全员应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明白精细化管理决不是搞形式、走过场,而是在日常工 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及操作规程,把精细化管理工作融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中;应要求各岗位严格按照制订的岗位职责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加强量化考核,将每一项具体工作全部纳入考核范围,使人人 认识到工作无小事、自觉按照有关制度及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去做,最终使企业各项工作安全、有序、顺利地开展。


公司应将管理职责具体化、明确化。数据分析要求分月份、原因、品种,并且做成曲线图、比较表, 依据数据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根据问题所在跟踪生产过程;前期数据分析加上实际跟踪数据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可控指标、制定控制措施,将职责划分清 楚并贯彻落实。


3.3  使用纺织云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深入到各工业领域,以及纺织企业自身意识的转变,纺织企业对利用大数据、云平 台可降低管理难度、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更加认可。


3.3.1  纺织云平台的开发


针对纺织企业工序多、人员多、原料差异大、质量难追溯、难受控的问题,某些信息化企业承担起复杂的IE 和IT 等技术工作,发挥其信息技术集成优势,通过软件服务制造过程,感知、预测和优化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生产过程;梳理众多的管理难题、分析历史数据,从而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影响程度,为中小型纺织企业研发出“界面清晰、数据简单、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智能配棉、产量质量成本安全 APP或小程序,使得中小型纺织企业管理人员只要会用手机就能熟练操作,从而充分发挥云平台系统的自学习功能,让管理更简单。


3.3.2  纺织云平台的特点


3.3.2.1  轻量化,投资小。


直接利用云平台技术支撑的资源,各中小型纺织企业不必如传统企业一样建立庞大繁杂的信息化系统,既不用投入大量资金、又不必时时进行维护保养,做到轻量化以降低使用门槛;通过对先进软件的应用,提升了平台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3.2.2  使用方便,易于操作。


云平台环境下的操作系统便于操作,借助网页、APP 和 StatelessAPI架构,使云平台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提升,前后端耦合度也得到了优化,有利于对云平台的维护。


3.3.2.3  保障安全。


在云环境下,系统得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运行,借助平台的安全防护功能可以 抵御网络黑客攻击,且关键数据不会丢失和被篡改; 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利用集中管理维护云平台中 心模型、结构、存储和服务安全。


3.3.3  纺织云平台的功能


3.3.3.1  可汇聚工艺参数、设备运行、质量检测、物料配送和进度管理等生产现场数据,通过大数据分 析和自动控制以实现工艺、生产、质量、设备和能耗 等数字化管理,促进产品生产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可显著提升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效益标 准和品牌标准,实现产品质量由粗放管理向标准管 理的转变。


3.3.3.2  采用工业通用数据链系统、搭建服务于数字化车间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生产现场数据、企业管理数据、供应链数据、服务链数据,实现智能决策、精细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促进现场生产过程、运营管理、决策系统、资源配置、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优化升级;通过产量、质量、成本和安全APP,即可提升整体运营水平。


3.3.3.3  应用云平台的各项 APP 技术可减少生产和运营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中小型纺织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全行业的升级发展。


4 结语


中小型纺织企业由于自身投入和外部环境影响而存在着管理粗放、人员素质偏低等现实问题,需要 加强人员培训以提高各级人员管理水平;进行智能 化技改、发挥智能设备的功能,弱化对人员的依赖, 同时可通过使用精益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开发 的云平台,简化中小型纺织企业的管理流程、降低管 理难度,以尽快达到提升中小型纺织企业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的目标。


来源 | 《纺织器材》2021年3月刊

作者 | 王士合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

  • 短信登录
  • 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还没有账号,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注册
已有账号, 立即登录
登录即代表您同意本网站的 《用户注册协议》
找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