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几年在HR圈存在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OKR但越来越多的员工都在抱怨OKR作为HR从业者我们也做过研究和思考
关于OKR,这几年在HR圈存在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OKR,但越来越多的员工都在抱怨OKR。作为HR从业者,我们也做过研究和思考。
首先肯定 OKR 是有价值的工具,事实上,包括Google、Amazon、Netflix和字节等一系列国内外优秀公司的爆发成长,的确和实施OKR都有一定关系。
但是不是每家公司都应该实施OKR呢?并不是这样的。
工具始终是工具,无论工具多好使,没有哪个工具是适用所有企业和岗位的,OKR也不例外。OKR就像一个雷神之锤,想「举起」来是需要看业务类型和员工类型的特定条件的:
● 业务类型:非重复劳动
● 员工类型:对成就感的渴望远超过其他
相信很多企业评估下来,发现自己是的确不太适合用OKR的。不适合OKR并不能说明什么,正如钢铁侠、绿巨人足够优秀,也会遇到雷神之锤无法举起的尴尬。
我有一个朋友,是知名企业家。OKR随着谷歌的兴起而兴起,他也萌生了学习谷歌落地OKR的想法,毕竟谷歌开始推行OKR是在1999年,当时谷歌只有30多个员工。谁不想复制谷歌的成功案例呢?
但他的公司什么情况我太了解了:养百来号人,做内容生产,以自己为核心,有一套成熟的线下卖课业务。
稍微开创性的事情都落在他自己身上,员工有负责商务的,有负责内容的,但如果需要拍板还是得他自己上。做企业最忌讳邯郸学步。OKR 适合探索性业务,但对于绝大部分工作模式已经摸透,只需按部就班推进工作的行业和岗位来说,它提供不了太多价值。
所以我告诉他——兄弟,你这种公司搞OKR实在没有必要。
像我朋友公司一样,按部就班推进工作的行业和岗位是非常之多,这些行业都是不太适合OKR的,强上OKR效果甚微。
传统制造业、化工行业
制造化工,都是几百年的老江湖了。工序是固定的,流程是固定的,流水线是固定的,产能是可以清晰评估的。OKR很难带来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反而会让一线员工感到困惑,原来的工作还做不做?
教培行业
教培行业同样是追求标准化的行业,追求高业绩的行业。对于很多教育机构来说,标准化的授课方式,标准化的沟通话术,以及标准化的教材是企业管理的方向,这种行业也不适合OKR。
传统服务业
无论是物流、餐饮还是房地产中介,绝大部分传统服务企业,能够突破创新的地方在于服务质量和方式,而企业的目标是相对固定和具体的。不仅如此,对于不少老板来说,这个行业里,老板更侧重于考核员工的执行能力,比如能不能把菜送到正确的餐桌,OKR的价值在这里很难发挥。
强监管行业(金融、医药等)
还有一些行业,诸如金融保险、医药行业,推广OKR反而是会给合规带来一定风险的。金融行业是强监管行业。而OKR和KPI最大的一点不同在于设立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上要给予员工空间。这对于一些强监管行业来说,可能会导致公司遭受重罚。
搞不好一个交易员,为了帮公司「赚钱」,一个违规交易,就能让公司赔破产。
同理,几乎所有公司的财务岗、销售岗往往也不建议推行OKR。销售应当有明确业务任务,定个OKR不伦不类,最后反而难以评估销售的表现;而财务岗位是关键岗位,任何创新都需要严格把控,以防给公司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
初创公司用OKR也要慎重
很多初创公司是很鼓励员工探索,容忍员工试错,鼓励员工自己做决策,那么OKR看似的确可以一试。很现实的一点是,在如今拿投资格外艰难的今天,鼓励员工自治和冒险,然后呢?真的能等到看到曙光的那一天吗?
很可能就没有然后了。
就算在成熟公司,OKR的落地也有风险。你以为你舞得动雷神之锤,可能不小心就把脚趾砸骨折了。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也看到过不少「唯OKR论」带来的反噬,企业如果要上OKR,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下情况:
● 要避免个人OKR反噬团队OKR
在国外,个人OKR是备受争议的一个话题。个人有了OKR,就可能为了实现自己的OKR,去牺牲团队的OKR。
举个例子,OKR在国内落地最好的公司,去年他们的招聘HR也给公司捅了一个篓子:给候选人过度承诺口头offer,但最后offer没法落地,被候选人曝光上网。这个公司不得不向候选人支付额外赔偿。
可以想象,这位招聘HR的个人OKR一定是招到人才,而人力资源团队的OKR必然有打造企业雇主品牌形象。而这位招聘官为了完成个人的OKR,却伤害了公司的雇主品牌,得不偿失。
● 要避免OKR官僚化,反噬工作效率
OKR的落地远比KPI复杂,而且需要联动其他同事、其他团队的OKR,OKR的设计就很花时间。
KPI清清楚楚,卖10块蛋糕,写5篇文章,做1个视频。OKR就相对来说模糊,如提升新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深耕行业策略,提升用户认可度……更难评估。
结果,不少互联网公司为了解决这个难评估的问题,搞起了周报日报,双周评估,月度评估,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检查员工是不是在OKR的实施上犯懒了。这种官僚主义的工作方式,对于优秀的新生代员工来说是很难接受的。
结果会导致,真能干活的优秀人才会流失,干不出活但是很能写汇报的员工过得特别舒服。
● 避免用OKR将目标定太高,反噬员工斗志
之前看过一个职场人写过他在某家互联网大厂的经历。
他入职后根据业务需求和自己过往的经验设定了自己的OKR,经过一年的努力,他完成OKR并取得骄人的成绩。结果在年度汇报的时候,一位对他业务并不了解的高管,直接来了一句:能完成的OKR都不是好的OKR,希望他再定更高的目标。
但OKR和KPI一个典型的不同之处在于,OKR是探索性目标,挑战性目标,往往会更难实现;而KPI往往会要求是一个合理可实现的目标。
有些领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觉得要挑战就应该把目标定得极高,才能挑战员工的斗志。
所以管理上要避免简单粗暴的设定超高的OKR目标,这种缺乏科学依据的目标,往往会让员工直接放弃。同理,一味地纵容员工以O定太高了为借口,对员工的低业务目标的完成度,也会造成管理不力的情况。
我的观点差不多就是这些,最后我再总结下:OKR本身只是一个工具,它不是救世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在很多时候,因为企业文化不适配,OKR作为产品甚至会产生反作用,反噬你的团队,反噬你的效率。企业上OKR之前,要对OKR的利与弊,企业的情况做通盘了解后再下决定。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已标明作者和出处,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或授权媒体联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联系editor@xingongye.cn。
暂无评论,等你抢沙发